董啸 | 残酷《芳华》:青春有多美好,余生就有多衰败
本 文 约 2500 字
阅 读 需 要
5min
《十五的月亮》《望星空》《血染的风采》……这些歌曲你听过吗?
《高山下的花环》《凯旋在子夜》……这些影视剧你看过吗?
董文华、徐良、老山、者阴山、法卡山、猫耳洞、自卫反击……这些人名你认识吗?这些地名你知道吗?这些名词你理解吗?
1.
昨天的推文里面,六神磊磊写道:每一代人的历史知识,最长就是三十年。三十年之外的事情,后生小子就不知道了。《芳华》所描写的那场对越自卫反击战,发生在1979年,距今整整38年。
如今,战争退出人们记忆许久,淡忘是免不了的。然而30年前并非这样。中越之间大规模的战争早已结束,但是营团级别的边境冲突不绝如缕。《芳华》忠实地纪录了战争的表现形式,轻轻放过了战争的起因。今天回看,教训越南的对外目的是为了支援红色高棉,打苏联的脸,向美国纳投名状,给即将到来的改革开放赢得一个不错的国际环境;对内目的是为了在后毛泽东时代有效掌握军队,巩固权力。
30年前,战争英雄挂着军功章到处做演讲,少女的求爱信成捆地寄往云南边陲的坑道,春节晚会上主持人激情朗诵来自战区的电报。
那时候流行的文艺作品,也都和这场战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。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最流行的歌曲,譬如《十五的月亮》《望星空》《血染的风采》等,人们耳熟能详,竞相传唱。歌曲主题基本是前线士兵的豪情和故乡妻子的深情。
尤小刚导演的电视剧《凯旋在子夜》是在云南前线拍摄的,主演是还没成为公安局长专业户的石兆琪。那部戏的高潮部分是他瞎了眼,抱着一条狗坐在战壕里,周遭炮火连天,照亮黑夜。更早些还有《高山下的花环》,这部作品同时在中国文学史和电影史同时留下了重要的篇章。
1990年,苏联解体,失怙的越南只能向中国靠拢。和平到来,战争渐渐远离社会生活的重心,这些流行一时的名词,慢慢消失在时代变迁里。
2.
文工团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存在,在各种搜索页面上写着,文工团全称为“文艺工作团”,是指“运用歌唱、舞蹈、演剧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的综合性文艺团体”。其作用为“通过以运用文艺的形式慰问一线部队,以达到提升士气,舒缓士兵心理压力的效果。”
文工团仿佛革命时代的伊甸园,那里有普通中国人难以企及的糖果、饺子、西红柿、澡堂乃至游泳池,以及无处不在的音乐和舞蹈。固然也会有霸凌,然而迅疾被温情消弭,与巨大的幸福相 46 34341 46 16019 0 0 5506 0 0:00:06 0:00:02 0:00:04 5506,不过是一个指头与九个指头的关系。
《芳华》展示了一个军区文工团的惊人变迁,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争以及随后令人不知所措的社会跃进,终于让伊甸园幻化成南柯一梦,走出天堂,先是跌进战争的炼狱反复捶打,何小萍的崩溃,刘峰的求死,都是难以面对灵魂焚烧之痛;后又于一个格格不入的新时代被边缘化,下海,下岗,下地狱——在严歌苓的原著中,灵魂圣洁的刘峰最终死得平淡无奇,连追悼会也无人到场。这个情节,很容易让人想起《高山下的花环》的结局——连长梁三喜阵亡后,家人用抚恤金和卖猪的钱来替他还债。
黄轩饰演的刘峰具备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品质,仿佛圣徒一般。善良勇敢包容勤劳……所有用来描述优良品德的词语都适合来描述他。然而大变来临,旧道德瞬间崩坏,他茫然无措,郁郁而亡。
刘峰对世界怀有多大善良,回报他的就有多少残忍。青春有多美好,余生就有多衰败。
3.
《芳华》里面的65式军装,曾经是中国最流行的装束。在1976年之前,军队代表了正确和荣誉。从1965年到1985年,65式军装及其改进型71式、74式、78式整整实行了20年。近三十年来,这身军装除了在电视剧里偶尔闪现之外,甚少进入公共生活。
近年来我在街头看过两次,一次是在北京的某个公园,十几个老头老太太在跳忠字舞,伴奏的音乐是《大海航行靠舵手》,激昂急促,老人们身着65式军装,脸上有种回光返照的神采。
还有一次是在昆明的金马碧鸡坊,一大堆参加过对越战争的老兵在市中心表演队列。望去大约有50岁上下,满脸都疲惫生活的皱褶,他们穿着65式军服,神情庄重,立正稍息敬礼齐步走。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。
这两次我看到的65式军装都是簇新的复制品,并非原装正版。
何小萍偷穿林丁丁的军装去拍照,既是向父亲报平安,更是出自于求得认同的迫不及待,虽然这认同她终生也没有得到。片中有个细节,何小萍笨拙地向宿舍长敬礼被拒绝,因为——“只有穿军装才可以敬礼”,她的军礼只能敬给被放逐的刘峰和烈士墓园中长眠的死者。她那些蹦蹦跳跳的战友,严肃认真的领导,情深意切的首长,都配不上何小萍的敬礼。
影片后半段,所有人脱去军装,社会阶层分化开始显现,刘峰的落魄和郝淑雯的贵气之间明明白白裂开了一道鸿沟,没有了65式军装的大一统,他们乘马戴笠,必然渐行渐远。
4.
总觉得芳华这个词语独立运用比较奇怪,它通常是和其他的一些词语一起,才看起来比较顺眼——芳华绝代,刹那芳华,芳华永逝——这个词好像有种让人痛惜的美,它不会永久,只会爆炸然后迅速消逝,像极了超新星爆发。
《芳华》里面的人物其实也是知青一代,不过他们幸运地进入文工团,躲过了上山下乡。唱《小芳》和《一封家书》的李春波有一首歌叫《知识青年》,歌词是这样的:
大哥哥大姐姐,你们可怀念?
轰轰烈烈的下乡上山?
那时的饭比现在的香,
那时的水比现在的甜。
这首歌无疑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伪饰和谎话,作为知青人群的下一代,李春波给上山下乡贴上了美丽乡村青春美好的想象。通常来说,下一代人向上打量的目光,都会有些盲目的崇拜和不切实际的歪曲。
多年以后,当事人才发现原来所谓轰轰烈烈只是灾难和欺骗:领袖一挥手,万千年轻人的青春岁月破碎成渣,那些凭空制造出来的苦难,更像是嘲讽和玩笑。压根无意义。可是,再虚度的青春也是青春啊,上了岁数下了岗退了休之后,还是要怀念一下的。他们跳忠字舞唱文革歌曲,是在回忆自己头发茂盛肌肉紧绷面皮柔嫩的好时光。
对他们而言,那也是芳华。
一场不被纪念的战争,成为以个国家拼命想要忘记的过往。从这场战争中派生出来的音乐、影视、流行语……也纷纷作古。刘峰和何小萍们当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今天的情景:
昔日战场,化作边贸集市。北上广深的中产盘算在胡志明市置办房产,越南姑娘穿着劣质皮草站在上海街头招徕生意。
斯人魂归,芳华已逝。
- 推荐阅读 -
值班主编 | 董啸 值班编辑 | 张启琳
这是第 190 篇文章
- END -
附加题:这些七十年代的产物,
你能认出几个?
© Copyright
作家原创作品 |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| 欢迎分享朋友圈